求職路上機會多多
但“坑”也不少
面對求職陷阱
你能辨别嗎?
@正在找工作的小夥伴
這篇“避坑指南”請收好!
非法職業中介陷阱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未經許可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屬于典型的違法違規行為,各類求職“陷阱”中多有此類“黑中介”進行組織或參與。
求職者應選擇具有正規資質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平台,查看其是否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最好選擇誠信度高、經營規範的服務機構。不要輕信中介機構的口頭承諾,務必簽訂正式服務協議。如遇“黑中介”,請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若個人财務、人身安全等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請保留好相關證據并立即報警。
入職前先交錢陷阱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确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勞動者财物。《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受用人單位委托招聘人員或者開展其他人力資源服務,不得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用人單位或服務機構,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證金、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作為求職者的錄用入職條件。
求職“内推”陷阱
收費“内推”、保offer等多屬虛假宣傳,涉嫌違法違規 ,求職者千萬不可抱着“走捷徑”“靠關系”等心态輕信騙子的話術,應通過正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用人單位正規渠道求職。
招聘“套路貸”陷阱
求職者對有應聘意向的企業,最好事先通過第三方平台等渠道核查其相關資質,若企業在求職過程中以各種理由要求租用、購買各類工作設備或交錢、貸款才能安排崗位的,應果斷拒絕,以免上當受騙。
入職捆綁付費培訓陷阱
員工培訓成本一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對經付費培訓可錄用、包就業等要求,求職者一定要警惕“挂羊頭賣狗肉”陷阱,謹防既被坑騙一筆培訓費,又浪費時間精力,最後學不到什麼本領,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兼職“刷單”陷阱
兼職刷單是詐騙更是違法行為,不要下載不明APP、掃描可疑二維碼或是繳納押金。
傳銷“拉新”陷阱
傳銷組織有三大特征: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
求職者要掌握辨别傳銷的基本常識,避免誤入。求職者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立即報警求助,并可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色情招聘陷阱
以招聘為名誘騙求職者從事色情服務等各類違法違規活動,是近年來的典型騙局。
對此,求職者要樹立正确的擇業觀念,擦亮識别騙局的“慧眼”,遇到“活少錢多、輕松來錢、躺平賺錢”等聽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查多問多防備,謹防踩雷、掉坑。
盜用個人信息陷阱
在求職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輕易洩露銀行卡、網銀和支付密碼等信息,提供證件複印件時在合适位置注明用途。
“貓膩”合同陷阱
求職者一定要仔細閱讀并認真簽訂勞動合同,尤其要核實清楚涉及個人權益的重點條款,這是對自己合法權益的有效保護。若屬于非全日制工作,可以訂立口頭協議,但應注意留存當初做出約定時的有關資料。一旦遇到糾紛應及時尋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幫助,通過正規渠道予以妥善解決。
求職時,要通過
合法的、正當的、信譽好的
信息渠道來掌握和了解招聘信息
可以到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
公共招聘網站
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許可的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求職
為大家送上3個求職網站
和1個求職登記小程序
認準這些準沒錯!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台
http://job.mohrss.gov.cn/202008gx/index.jhtml
中國公共招聘網
http://job.mohrss.gov.cn
中央和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
公開招聘平台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fwyd/SYkaoshizhaopin/zyhgjjgsydwgkzp/
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
微信掃碼即可登記
應聘時,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填寫簡曆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不要過于具體,應該把重點放在工作和學習經曆上。
接到招聘邀約後,盡量多和有一定社會閱曆的親朋好友溝通情況,冷靜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及時上網核實相關信息,特别是要到市場監管部門的官方網站查詢該用人單位注冊或者備案情況,若查不到相關信息,就說明該單位可能不存在。
注意
一旦遭遇求職陷阱
或遭遇惡意解約等情況
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
或前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
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
轉自:海經貿就業服務
暫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