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哩哩美”漁歌和“臨高人偶戲”的故鄉——臨高縣及其周邊地區居民使用的臨高方言,承載着千年的漁耕文明,因其語言結構複雜,文化背景獨特,與漢語差異顯著等原因,因此被稱為海南最難學的方言。
為保護“鄉音”不淪為“絕響”,在位于海口江東新區的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王忠教授團隊開發了基于深度學習的海南臨高方言語音識别系統,采用先進的深度學習算法,構建了一個高效、準确的語音識别模型,該模型能夠精确識别海南臨高方言詞彙和語句,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方言文化穿上“數字铠甲”。

據悉,該成果填補了海南方言語音識别領域空白,榮獲2024年度海南省人工智能學會科技成果一等獎。該數字文化産學研合作的成功案例,不僅為地方語言保護開辟新路徑,更成為政産教融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鮮活樣本,在方言文化保護與傳承、傳媒、旅遊、政務服務等方面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有重要的人文應用價值。

“海南臨高方言語音識别系統”微信小程序界面(使用說明:打開微信小程序,點擊“開始錄音”,待文字變綠即可錄音,錄音結束再點擊小圓圈即可顯示語音識别結果)
項目負責人介紹
王忠,教授,高級工程師,海南省人才團隊-海南現代職業教育科教融彙創新團隊第一核心成員,海南省D類高層次人才,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現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beat365院長,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海口中心副主席,海南省計算機與電子信息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海南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智能媒體與語音識别。
來源|自貿江東
初審|吳佳華
複審|唐圖
終審|符勝